立足“前沿与前线”, 全力做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中流砥柱 深港脑院与脑设施:聚集国际创新资源、助力科学城建设

来源:发布时间:2025-08-18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六周年。

六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为先行示范区建设勾勒细致蓝图。随后,国家科技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旨在推动深圳率先破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难题,率先建成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率先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为响应《意见》中“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指示精神,深圳科学谋划并部署了以光明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目标。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脑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深港脑院”)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牵头建设的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脑设施”)和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脑创中心”)先后立项并启动建设,标志着深圳市在脑科学前沿与脑技术未来产业领域的战略部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不仅是对《意见》中“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广东省和深圳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发展重要嘱托的具体行动。

深港脑院:深圳脑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深港脑院着力促进深港两地脑科学的发展,是深圳首个深港两地共同建设的基础研究机构。深港脑院由深圳先进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牵头建设,并联合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单位。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院士担任名誉院长,深圳先进院脑所所长王立平研究员担任院长。

深港脑院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核心目标是解析大脑基本原理和脑疾病发病机制,并以多物种动物模型及脑结构和脑功能图谱解析为核心任务。为此,研究院重点布局了“认知的神经基础”、“重大脑疾病机理”、“重大脑疾病诊疗策略”和“脑科学研究新技术方法”四个研究方向。在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同时,研究院通过设立多个专业化研究中心完善科研布局,涵盖脑图谱、脑智能、脑疾病、脑信息、脑转化研究中心及诺奖实验室等。其中,“内尔神经可塑性诺奖实验室” 为深圳市首个神经科学领域的诺奖实验室。

深港脑院研究方向布局示意图

自建设以来,深港脑院汇聚了一支梯队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涵盖诺贝尔奖得主、发达国家院士、重点部署方向的国内外领域领军人才及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等,核心骨干人才共计90余位,团队总规模近1100人。

在六年建设周期内,研究团队取得丰硕成果:发表SCI论文超900篇,其中含Nature、Cell、Neuron、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等顶级期刊论文,IF>10 的高水平论文约150篇;建立基于机体整体观的神经系统与全身多脏器相互调控研究架构,引领国内该领域发展;构建从神经环路示踪、功能调控到本能行为学精准分析的原创性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体系,承担多项国家脑计划项目;在本能行为、时空感知、情绪调节、药物成瘾、疼痛等领域的环路解析与干预研究中,取得多项国际原创性成果;成功建立首个精准模拟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AD)基因突变的猕猴模型,绘制世界首例猕猴亚细胞尺度长程投射的介观大脑连接图谱,提出帕金森病新型精准神经环路干预技术。其中,香港科技大学与深圳先进院联合开展的研究成果表现突出:“新型全脑基因编辑系统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入选2021年度“中国神经科学重大进展”,“帕金森病新型神经调控疗法”入选2023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获得该系列奖项的代表性项目。

此外,深港脑院团队在做好源头创新“排头兵”的同时,积极担当产业转化“弄潮儿”:累计申请专利1000余项,获授权专利200余项,成功孵化中科华意、中科微灵、布林凯斯等聚焦脑机接口、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与治疗技术开发的高科技企业。

脑设施:先行示范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由深圳先进院、深港脑院牵头建设的脑设施是光明科学城首批启动的重大项目之一,于 2020年8月获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立项。这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大型综合性脑科学设施,旨在为国内外科研机构、院校及企业提供一个共享平台。

脑设施外观图

脑设施建设肩负“先行示范、积累经验”的重要使命,将为深圳市后续其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和宝贵的运行经验。同时,其充分依托深圳在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中积累的创新基因,发挥体制机制灵活、资源整合能力突出的优势,有力推动设施的开放共享与产业转化工作。

2024年底,脑设施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并正式启动运行。截至目前,已有1600余台/套设备完成到货并投入使用。为保障科研活动的合法性与安全性,脑设施已建立完善的资质体系:成立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IACUC);取得国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广东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广东省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等多项资质;通过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AAALAC)认可;成功备案为广东省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脑设施高性能大动物全身PET-CT设备图

脑设施荣誉资质

脑设施始终秉持“以你为中心,以我为半径”的主动开放共享理念,为多家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及产业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为实现信息公开与资源高效共享,脑设施搭建了多维度信息传播与服务平台:开通官方公众号、视频号,全面介绍设施共享使用情况;上线预约网站,提供数百台大型设备及15类、200余项技术服务项目的预约服务。截至2025年8月,脑设施开放共享成效显著:累计服务近50家单位、200余个研究组;举办脑设施开放日活动570余场,辐射人员超1.4万人次;开展脑技术培训近260场,参训人员超1100 人次。

脑设施开放日活动图集

脑设施开放共享举措及进展

上述成果为短期内提升深圳市脑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能力的阶段性目标,进一步提升了深圳市脑科学领域的国际综合竞争力,为深圳吸引并聚集脑科学与脑机工程领域的国际一流创新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脑创中心:加速脑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引擎

除了脑设施在服务深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外,由深港脑院牵头建设的国内首家以“打造脑产业生态为使命”的深圳脑科学产业技术脑创中心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8月,脑创中心已累计入驻并赋能48家企业,其中43家正在孵化中。脑创中心形成了“孵化-加速-毕业-落地光明”的全链条未来产业培育体系和交叉人才培养体系,为光明区脑科学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注入强劲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脑创中心外观图

在赋能脑创企业发展方面,截至2025年8月,脑创中心入驻企业累计完成融资4.48亿元,惠及16家企业。为进一步强化赋能能力,脑创中心先后与蓝海资本、中金资本建立战略合作,并依托深圳蓝海智脑光明种子基金、深圳市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基金,构建“基金+产业+科研”协同赋能模式,有效加速脑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拎包入住做科研、拎脑入住做转化”的“产业赋能,携智攻关”的创新模式已经形成。

脑创中心建立的“耐心资本”基金体系

脑创中心还围绕深圳市青少年情绪健康的实际需求,积极推动脑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截至 2025年8月,中心已在全市18所学校开设脑科学特色课程,覆盖学生超4000人次;同时与深港脑院团队共同开发“脑科学进校园”系列科技教育课程,开展教师培育计划,围绕“脑健康与心理”等主题培训深圳市骨干教师力量。此外,脑创中心还荣获“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截至2025年8月,围绕深圳市青少年“大脑与情绪健康”需求,举办科普活动超140场,服务中小学生7800余人次,其中港澳台学生超600人次。

脑创中心举办的系列科普活动

深圳市脑科学学会联动深港脑院、脑设施与脑创中心等:共建国际脑科学创新生态圈

作为我国脑科学领域重要的地方级学术组织,深圳市脑科学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构建“学术引领+产业协同”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通过牵头组建“深圳市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联盟”,学会已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脑科学创新合作平台。

深圳脑科学学会成立

深圳市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联盟成立

一是打造全球创新资源整合与学术交流平台。学会构建“政产学研医资”六维协同创新体,汇聚诺奖得主、院士等全球顶尖创新资源,举办品牌活动百余场,凝聚2000多名高层次人才。打造国际学术品牌矩阵,累计举办30余场高端会议,包括“神经环路示踪与调控大会”、“脑基础与脑疾病临床转化”的学术年会、“国际脑产业峰会”等品牌会议。吸引2600人次参与,邀请4位诺奖得主、12位院士等顶尖专家,获央视等400余家/次媒体报道。

品牌系列学术会议

二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平台。依托脑设施、脑创中心等,举办神经环路示踪、单细胞空间组学、脑磁图技术等培训,形成了“理论授课+实操训练”的特色培养模式,辐射到境内外超过1200家/次,受益人群超过8200人次。建立“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创新机制,链接超400家脑科学企业,帮助超百家企业落地深圳和解决需求,链接超10亿产业基金。

三是构建高端智库与成果转化平台。常态化承接政府重大咨询项目,开展脑科学领域相关的产业调研、政策建议等;建立“临床需求-科研攻关-产业转化”精准对接机制,整合全市脑科学领域科研、临床、企业资源,协同创新促进。

展望未来

深港脑院将协同脑设施、脑创中心,持续发挥深港两地创新优势与创新资源,推动脑科学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维度、更广范围的合作,强化基础研究源头创新,深化产学研创新协同。其中,脑设施作为集科研、教学、交流、开放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将为科研人员提供先进实验设备与专业技术支持,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加速学术成果转化与应用;脑创中心将持续为脑科学产业注入动能,推进脑科学教育与科普工作,全面提升深圳市青少年脑与心理健康素养。

当前,深圳正以光明为主要阵地,全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港脑院、脑设施、脑创中心三大引擎协同发力,正共同打造深港科技合作新示范与脑科学领域全球创新高地,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坚实科技支撑,同时通过吸引脑科学学会、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联盟成员参与,进一步赋能深圳其他研究机构,共同汇聚国际创新资源;持续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意”融合的创新生态,实现“想法-实验-转化”无缝衔接,加速“科学家转身就转化”的化学反应,在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浪潮中,形成兼具深圳创新元素的新理念、新经验与新模式。